http://rainyview.blogspot.com/2018/06/blog-post_23.html
【作者介紹】
※家庭
司馬中原(1933年2月2日-),本名吳延玫,原籍中國江蘇淮陰,生於南京,是台灣作家、繪本作家。
※生活與寫作經歷
司馬中原本籍江蘇淮陰。1948年即以15歲年紀參與國共內戰,未受任何正統學校教育。後隨中華民國國軍遷徙至台灣的他,因自學後的文筆卓越,於是擔任師旅新聞官等文職宣傳工作,與段彩華、朱西甯號稱「軍中三劍客」。1962年以上尉軍銜退役。退役後專事寫作,寫作範圍相當寬廣。
司馬中原是1950年代文學代表作家之一,其鄉野、懷舊、武俠、《聊齋》式鬼怪通俗小說均頗有特殊之處。其主要作品有《狂風沙》、《荒原》、《失去監獄的囚犯》、《月光河》、《駝鈴》、《雲上的聲音》、《路客與刀客》、《大漠英雄傳》、《鄉野奇談》、《鬼話》、《醫院鬼話》、《春遲》等;其中,《春遲》獲得第22屆國家文藝獎。另外,描寫斑鳩的散文《火鷓鴣鳥》(選自散文集《雲上的聲音》)則被國立編譯館選入國民中學國文教科書,被視為「以文字描繪聲音」的極佳示範文學作品。
司馬中原現任中華語文著作權仲介協會董事長,並在大學內兼任講師。
※文學作品成就
曾獲第一屆全國青年文藝獎、教育部文藝獎、十大傑出青年金手獎、第一屆十大傑出榮民獎、聯合報小說獎特別貢獻獎、國家文藝獎等獎項。
司馬中原創作文類以小說為主,兼有散文、傳記。齊邦媛教授認為他的重要作品按主題和表現形式可分為三類:史詩性的、純抒情的和鄉野傳奇。史詩性的小說是他以山河戀為經,以半世紀前抗日剿共的戰爭為緯,襯托出人性的正邪之爭;純抒情的作品,最成功的有散文詩體的〈黎明列車〉、〈鳥羽〉、〈靈語〉等短篇,散發著人性的光輝;第三類的作品數量最大,這些趣味性很高的故事都發生在他所熟知的鄉野間,葉石濤曾言:「司馬中原最好的作品都紮根於大陸農村生活,有濃烈的鄉土色彩和民族風格。」這些作品反映了人們在時代之下苦難的生命經歷,常以江湖武俠的傳奇故事為寫作題材,內容主要勸告世人放下恩怨、以和為善為此類型作品特點。除此之外,司馬中原小說中還反映了臺灣社會現實問題,透過塑造一系列針砭時弊的人物,並賦予濃厚的悲劇氛圍,藉由這些悲劇人物的命運進而思考現實社會的問題。在寫作技巧方面,重視細節描寫,使得小說結構縝密完整;並運用大量北方鄉土語言,讓人物形象更加鮮明,流露出濃厚地方色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