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1月4日 星期六

賴和〈惹事〉閱讀筆記

文章來源】

http://rainyview.blogspot.tw/2017/11/blog-post.html

【作者介紹】

資料整合於以下網站: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8%B3%B4%E5%92%8C
http://www.laiho.org.tw/?page_id=3819

摘要:800~1000字

Lōa Hô 01.jpg
賴和(1894年5月28日-1943年1月31日),台灣彰化人。原名賴河。本職是醫生,但是卻在文學領域留下盛名,尤其是他的詩作,被公認是台灣最有代表性的民族詩人。

生長在舊式家庭,祖父與父親是道士,經過父祖兩代的努力,從一無所有到成為地主,田產十甲左右,年收租三百石,賴父才有餘力送賴和入書房唸書。1903年,賴和先就讀於私塾,接受漢文教育,之後被送到彰化第一公學校就讀。1907年,賴和另外拜黃倬其為師,在小逸堂學習漢文經典,熟讀四書五經,奠定舊文學深厚根柢,成為其日後寫作的基礎。賴和出生隔年,滿清依據馬關條約,將台灣割讓日本,是賴和日後對日本政府、身分、文化、民族認同產生困擾的原因。
1909年,賴和十六歲,考進台灣總督府醫學校(後來的「台大醫學院」),和杜聰明翁俊明等是同班同學,蔣渭水則是低他一屆的學弟。1914年,自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畢業。

醫學校畢業後,就職於嘉義醫院,後因無法容忍日本醫生和台灣醫生間的不平等待遇(台灣醫生薪水較少、也 不被重視),大正6年(1917)回到彰化開設「賴和醫院」,開始懸壺濟世的生涯。1918年二月前往廈門,供職於鼓浪嶼租界的博愛醫院;大正8年(1919)七月從博愛醫院退職歸台,在廈門期間已感受到中國五四新文學運動對於文化、社會的影響力;大正10年(1921)十月台灣文化協會成立,謀台灣社會、文化之發展,賴和也參與其中、被選為理事,往後更投入講 演、《台灣民報》編輯工作;大正12年(1923)十二月因投入文化協會的活動,在「治警事件」中第一次入獄。  

 賴和不但是台灣日治時期重要的作家,同時也是台灣1930年代作家所公認的文壇領袖,曾經催生、主編過《台灣民報》的文藝欄。由於他提攜後進不遺餘力,因此他的同輩楊守愚說他是「台灣新文藝園地的開墾者」與「台灣小說界的褓母」,並在「光復慶祝後二日」一文中讚揚他為「台灣的魯迅」。曾經主編新潮文庫的醫生文人林衡哲,則尊稱賴和為「台灣現代文學之父」。

【作者影片】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5d-RKA0kHZ4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F3HxH57hR0Q

【作   業請找出以下詞彙在小說中的句子,並造新句一句。




範例:
消遣
文句:處在這樣環境裡,要消遣這無聊的時光,只有趁著有閒階級尋求娛樂。
造句:假日,家人一道去騎腳踏車,消遣了ㄧ天的時光。

滿
文句:田圃竹圍裡一口池塘滿著水,微風過處池水粼粼盪漾,反射著西斜日光
造句:家中的水塔貯满水是為了預防停水時用來供水
粼粼盪漾
文句:微風過處池粼粼盪漾,反射著西斜日光,似呈著笑臉在歡迎我
造句:星期日去水庫騎腳踏車時,水面粼粼盪漾的斜陽美麗極。
輕蔑
文句:「哈哈!好漢!怎也會哭?」嘲笑之后又有「喂!不要哭!拿幾點錢去買餅食!」的輕蔑
造句:我很不喜歡你輕蔑別人的態度。

褒獎

文句:褒獎的言辭,這很使我欣慰,我也就再費了一日的工夫,再去調查他,我所不知的劣跡,準備要在他上司的面前,把一切暴露出來。
造句:他為我國爭光,所以受到全國人民的褒獎及愛戴。

公憤
文句:這次活動的結果,得到出乎預期的成績,大家都講這是公憤,誰敢不讚成?
造句:這次飛彈誤射事件,軍方的處理方式,讓社會大眾公憤。


擯棄
文句:寡婦是給人洗衣及做針黹,來養活她這被幸福的神所擯棄的子女。
造句:國語我總是考不好,好像被它擯棄了一樣。


備註:擯棄雖和放棄相近, 但擯棄常用於被動語態, 少直接當動詞用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6 則留言:

  1. 我總是考不好國語, 讓我有放棄的念頭

    回覆刪除
  2. 擯棄雖和放棄相近, 但擯棄常用於被動語態, 少直接當動詞用, 該句可以再改成: 我總考不好國語, 好像被它擯棄了一般

    回覆刪除
  3. 你的歷史'社會考得好,相信再慢慢增加閱讀後, 會進步的。
    充實內在實力,不因一次考試失志或意滿喔!

    回覆刪除
  4. 這一位作家:茅盾, 忘了編輯, 下不為例喔!記得老師沒上課的那週是寫作業, 每次都包含預習下週的作者。這樣國語才會慢慢進步。

    回覆刪除
  5. 其他的造句都很棒喔, 表示你都懂了。

    回覆刪除

陳若曦《晶晶的生日》